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题。
小题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小题2: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小题3: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题目分析:
小题1:图中自然景观东西方向更替,其地域分异的基础是距海远近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
小题2: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因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更替,南北延伸。
小题3:自然带的丰富程度受纬度位置和山地的相对高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图中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根据自然的丰富程度,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D。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小,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学生结合题文联系课本知识解答此题轻而易举。
重难点突破: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 形成基础 | 影响因素 | 表现 | 分布 | 例子 | |
水 平 地 带 性 |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 热量 |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 | 沿东西方向延伸,沿南北方向更替 |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水分 | 海陆分布使水分递减 | 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沿垂直于海岸方向方向更替 | 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跟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