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馆

[宋]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岫:山。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在首联、颔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境遇、情怀?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意对即可)

默写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备受世人瞩目的“天宫一号”圆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朝着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又一重大进步。

注1: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80%。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平均只有25%,距离发达国家60%以至于80%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的制造业,每一个劳动力所创造的增加值为1790美金,而日本是中国的6.5倍,美国是中国的10.2倍。

注2: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统计,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美国为43%、欧洲国家为34%、亚洲国家和南太平洋国家占到其中的19%,而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拥有3.5%。可见,中国在亚洲乃至在全球文化市场里所占的份额是非常有限的。

材料三: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我们随时准备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探索,不畏风险,但同时采取措施科学地化解风险,控制风险。”在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的历程中,失误乃至失败也并非没有发生.因为有过失误和挫折,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归零”五原则,做到对方案严谨的设计、对计划科学的论证、对质量“苛刻”的标准……正是这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次次坎坷,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

指出材料一、二蕴含的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