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岁。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身体评估: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血常规: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该患儿不适合行腰穿检查,其原因是()
A.患儿年龄小,不合作
B.对治疗无帮助,不必要
C.容易诱发脑疝
D.无脑膜刺激征
E.对诊断无参考价值
参考答案:E
患儿,男,7岁。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身体评估: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血常规: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该患儿不适合行腰穿检查,其原因是()
A.患儿年龄小,不合作
B.对治疗无帮助,不必要
C.容易诱发脑疝
D.无脑膜刺激征
E.对诊断无参考价值
参考答案:E
材料三:据《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6~7期报导,温州市的城中村多达544处。温州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城市包围农村”。即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征用城郊农村土地,逐步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从边远农村来到温州城市谋生的农民工,其数量往往超过城中村本地人口(如鹿城区双屿镇常住户籍人口不到2万,而外来务工的人数却有27万多),由于他们的收入微薄,只能聚居在条件较差的城中村。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1949年以来温州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对比温州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城市化进程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城中村”将会给温州城市化进程带来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城中村”改造中,有观点认为应拆除重建,而有观点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整治。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