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 D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的两个目的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
MnCl2+Cl2↑+2H2O,由HCl生成MnCl2,氯元素化合价不变, △ .
由HCl生成Cl2,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是酸性和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和酸性.
(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时,次氯酸漂白过的溶液无变化,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时能重新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3)氯气和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但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和碱反应,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保证安全,吸收多余的氯气和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和Cl2,防止污染环境.
(4)①浓硫酸和二氧化硫、氯气不反应,但氯气和二氧化硫在该装置中能充分混合,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
故答案为:使SO2和Cl2混合均匀,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体的流速.
②氯气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二者能按1: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气体失去漂白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
故答案为:控制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气,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H2SO4和HCl,SO2+Cl2+2H2O=SO42-+2Cl-+4H+.
③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颜色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说明有漂白性;如果SO2和Cl2的进气速度不相等,混合发生反应后其中一种气体有剩余,仍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控制SO2和Cl2进气的物质的量,使之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