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后,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80°25′S,77°06′E).加之此前已经建成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我国目前在南极地区共建有三个科学考察站.据此材料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昆仑站的是______地,代表长城站的是______地.

(2)判断方向:中山站位于①考察站的______方向.

(3)当昆仑站正式建成时北京正处于四季中的______季.

(4)昆仑站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内陆,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夏季最高温度也仅为零下35℃.“极度严寒、极度缺氧、人类不可接近之极…”.这是人们描述该地区时常用的词汇.请分析形成如此严酷环境的主要原因.

(5)科考队员在南极考查可能遇到的情况有______

①积雪覆盖着冰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

②酷冷的天气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整个南极地区无任何人员,无法求援;

④随时都会遇到北极熊的袭击;

⑤经常遇到暴雪迎面来袭,看不清路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

答案

(1)③是昆仑站(80°25′S,77°06′E),①是长城站(62°13′S,58°58′W);

(2)依据极点判定南北,根据地球的自转判定东西(北逆南顺),可以判定②中山站位于①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3)南北半球时间相同,季节相反.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北京)的冬季;

(4)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5)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④⑤错误.

故答案为:(1)③;①;(2)东南;(3)冬;(4)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5)A.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