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4分)

答案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1)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思乡恋亲之情跃然纸上。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2)首先弄清楚“沉郁顿挫”的含义。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结合本诗具体诗句来看:首联主要表现的是离乡的愁绪和国家动荡的忧虑;颔联则侧重表现飘泊之悲苦;颈联为我们描摹了一个思乡怀人的诗人形象,他悲苦萦怀,愁绪满腔,只身徘徊,仰面哀叹,其沉郁之情使人动容;尾联由悲转喜,写出诗人一贯的阔大的胸襟和情怀。感情凡三转,而愈转愈深,正体现其顿挫的特点。

问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