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那么眼睛是怎样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能看得清楚的呢?李强和同学经过讨论、思考,提出了下列猜想:眼睛能使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且都能看得清楚,可能是晶状体的焦距在发生变化,而像距不变.他们经讨论后,利用焦距分别为9cm、10cm、11cm的三个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实验过程中,改变物距,换用不同的凸透镜,保持像距不变,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焦距f/cm成像情况
126.71610光屏上始终出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224169
335.21611
(1)比较实验2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靠近凸透镜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

(2)比较实验3与实验1发现:当观察物体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原处得到清晰的像,可换用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

(3)他们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______的,即眼睛看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即改变______实现的.

答案

(1)当观察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距减小,由实验1和2得,在像距一定时,物距越小,焦距越小.

(2)当观察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由实验1和3得,在像距一定时,物距越大,焦距越大.

(3)由实验1、2、3可以证实猜想是正确的,眼睛看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

故答案为:(1)小;(2)大;(3)正确;晶状体焦距.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