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A.甲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

B.乙还在试用期内,发现工作不合适,便提出解除合同

C.丙经用人单位提出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D.丁患病治愈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决定解除合同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38条、第40~41条第1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第36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A、D项是第40条规定的情形,C项是第36条规定的情形,都应该给予经济补偿。B项不符合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故B项当选。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地处内陆的山西省,是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不论GDP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靠的就是煤焦冶电单一化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根据最新年度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该省信息产业创造总产值213.60亿元,占到全社会总产值的1.51%,而全国这一比重为     6.10%。转型发展已成为该省的命运、前途之所在。

材料二: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2010年12月1日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山西省省政府根据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采纳省政协的有关提案,听取有关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转型跨越发展总体目标。这一目标作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心议题,提交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说明该省政府在“转型”发展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