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市某化工集团欲投资设立一家生产剧毒磷化物的工厂,委托某安全服务中心对其项目进行安全评价。该安全服务中心接受委托后,在对项目进行考察时发现了几个不能保障安全的因素:一是供水水源距离不符合国家规定;二是生产工艺不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三是储存管理人员不适应生产、储存工作的要求。集团公司筹建项目负责人对安全服务中心的考察人员说:“你们拿了钱,只管好好办事就行了,照我们的意思来,其他的都好说,要不我们就换人。”
随后,集团公司将原定的报酬标准提高了1/3。安全中心明知有问题,但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便按照集团公司的意思,出具了筹建项目符合要求的安全评价报告。集团公司持这份安全评价报告向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在组织专家审查时,发现安全评价报告和其他有关材料存在一些疑点,经过进一步审查,发现安全评价报告严重失实,是一份虚假的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试论安全评价机构在当前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和应秉持的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出具的证明,是生产经营单位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有关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一些法律、行政法规也规定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有相应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证明。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包括安全评价在内的一系列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每年对其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鉴于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出具的证明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是否客观、真实,直接影响到有关安全生产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影响到能否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法》第62条明确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并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这一规定旨在明确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责任,增强其责任心,因此,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必须保证其出具的证明客观、真实,否则,就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撤销其相应资格。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年×月×日,×市××公司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 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0m2和大量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挤损失达到1000多万元。
×市烟花厂是1992年创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先后由×市××公司总经理罗×、梁×担任,证照齐全,产品全部出口。但该厂建成后即租赁给港商经营,至出事前,××公司一直没有参与经营管理。
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车间装配工李××操作不当所致。李××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车间装配工序打气钉。事发时,李××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包装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火箭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殉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量约为7t“TNT”当量(相当于15t黑火药),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李××本人发现烟花爆炸即迅速逃生,受重伤。
另外,调查组调查了以下情况:
(1)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埋下了一旦发生爆炸殃及全厂的祸根。
(2)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
(3)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4)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
(5)××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长期放弃对烟花厂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监管。
(6)有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力。
××公司及其烟花厂的主管部门没有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不到位;烟花厂由港商租赁、经营8年之久,市工商局一直未发现并年年给予通过年检,致使港商能够利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用营业执照办理易燃、易爆安全生产许可证。
省公安厅及市公安局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把关不严,致使该厂易燃、易爆物品储存量严重超标。
有关监督部门(包括市、区公安局、派出所市安委办等)防爆监督管理失职。
综上所述,此次特大爆炸事故是烟花厂及有关职能部门违反有关法规制度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单选题,5~8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装配工李××操作不当

B.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埋下了一旦发生爆炸殃及全厂的祸根

C.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

D.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E.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