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加热导致DNA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粘度降低
B.紫外光吸收值降低
C.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
D.50%双链结构被解开时的温度称为DNA的Tm
E.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大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点] 核酸的变性、复性
[分析] 嘌呤和嘧啶分子中都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的紫外光有较强吸收,当加热时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两链分离致使碱基暴露,因此对紫外光的吸收值增大,而不是降低,故B是错误的。DNA是线性大分子,分子不对称性大,因此粘度极大,变性后结构松散、双链解开成单链,单链进而形成无规卷曲或线团状,则分子不对称性变小,所以粘度降低。DNA加热变性后,若使温度缓慢下降其碱基间重新配对复性;但如迅速冷却至4℃以下则几乎不能复性。DNA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内完成的,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Tm),在Tm时 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DNA分子的GC对之间有三个氢键,AT间只有两个氢键,因此GC含量越高,使两链分离时所需能量越多,所以Tm值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