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走出误区,科学建设新农村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使我国的城市经济获得了巨大的繁荣。但是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相比,农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却提高不多,这一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巨大瓶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源于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一蹴而就的误区。一些地方领导认为只要重视就能搞好农村工作,把修几条道路、刷白农民房子等看做是建设新农村的标志,将新农村建设简单化、速成化,试图一劳永逸。
第二,一手包办的误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要包揽一切。这个误区不但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中,而且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中。
第三,全面投入的误区。全国掀起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但同时也要保持应有的冷静。我国农村千差万别,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存在快慢、高低之分也在情理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分轻重,全面投入建设;不分具体情况,不顾自身条件,整体划一,一哄而上,造成了资金的短缺,欲速则不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出这三种误区。加强认识,端正态度,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为之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全面参与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同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反对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新的“大跃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等问题协调起来进行,才能够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各级政府部门都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