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活动设计题:

中二班一名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不是这么说的:孩子在家中,来了客人很少有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

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

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教学目标、三种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

原因分析:

1.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2.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3.幼儿园教师在相关领域活动中没有加强幼儿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欠缺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小猴打电话的童话故事中,初步认识与人礼貌交往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在打电话的游戏中,学习日常的礼貌用语,知道在家里和幼儿园应该一样懂礼貌。

3.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习惯。

核心要素:

1.学说礼貌用语;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家园保持一致。

教学活动:小猴打电话--中班社会交往活动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猴一个:

2.故事动画《小猴打电话》;

3.玩具电话四台:

4.小猴、小熊、小鸭、小兔头饰若干;

5.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平时你们都喜欢和谁打电话?打电话时你都和他说些什么?你是怎样说的?

二、出示玩具小猴,进入课题:今天,小猴豆豆特别高兴,因为他搬新家了,他要给他的好朋友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打电话的。

1.播放故事动画《小猴打电话》使幼儿感知没礼貌的后果。

2.教师提问:

(1)小猴都给那些好朋友打电话了?

(2)他的好朋友来了吗?为什么没有来?

3.小结:小猴豆豆在电话里说话不礼貌,所以朋友们都不理睬他。

三、游戏:"打电话",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1.过渡语:小伙伴们都不肯来,小猴豆豆可难过了,他多想让伙伴们来玩呀。于是第二天,小猴豆豆又给小伙伴们打电话了。这一次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教豆豆打有礼貌的电话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打呢?

2.教师示范游戏:教师戴小猴头饰,用礼貌语给小熊打电话(让配班教师当小熊戴小熊头饰)("喂!您好,您是小熊吗?请到我家来玩,好吗?""好的,谢谢您。再见。")

3.教师请个别幼儿模仿游戏:请两名幼儿自由选择当小猴和小鸭,用礼貌语打电话。(游戏进行若干次,让幼儿都能用礼貌用语接打电话。)

4.分组游戏: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有一台电话,一个小猴的头饰和若干个小熊、小鸭、小兔的头饰。每次每组有一位扮演小猴的小朋友打电话,打给谁就由谁接电话,教师巡回指导。

四、提问讨论:小朋友,你们帮小猴豆豆变得有礼貌了,你们自己在幼儿园、在家里该怎样做有礼貌的孩子呢?(幼儿发言,教师给予鼓励)

五、启发提问:

1.小朋友上幼儿园时,见了老师该怎么说?和妈妈分手时该怎么说?

2.平时在遇到熟悉的长辈时,你该怎样做?怎样说?

3.当小朋友帮助了你时,你该怎样说?

4.当你不小心碰疼了朋友时,该怎样说?如果朋友碰了你时又该怎样说呢?

六、音乐欣赏:歌曲《我们从小有礼貌》。

七、活动延伸

1.在家里.家长指导幼儿用礼貌语给亲人和朋友打电话。

2.语言活动:

(1)故事《四个好朋友》,练习说:"对不起,没关系。"

(2)故事《谁的主意好》,学习有礼貌地敲门。

(3)故事《问路》,学习有礼貌地问路。

3.带回家的活动:在家与人交往时,要求幼儿用礼貌用语。

附故事内容:小猴打电话小猴豆豆搬了新家,小猴高兴的打电话请朋友来家玩。小猴给小熊打电话:"胖狗熊,快来我家玩吧。""谁跟你这没礼貌的家伙玩啊!"熊很生气地放下电话。小猴给小鸭打电话:"喂,丑小鸭,快来我家玩吧。""我才不去呢!"小鸭撅着嘴放下电话。小猴给小白兔打电话:"喂,红眼睛,我搬新家了,快来我家玩吧。""真没礼貌!"小白兔也气愤地放下话筒,走了。小猴手拿话筒,呆呆地发愣,他想:为什么朋友都不来我家玩呢?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