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小王认为人民法院对一切程序性问题的处理都应当采用裁定形式。小李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认为下列选项中能够适用裁定的是()

A.对侦查人员的回避申请

B.宣告被告人无罪

C.对违反法庭秩序人员的罚款

D.对于原判决的撤销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2)项的规定,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条第1款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第1款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13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告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对于原判决的撤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89条第(3)项之规定,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四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依赖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得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位,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等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⑴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6分)

⑵结合材料三,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⑶材料四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⑷《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理想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