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化合物甲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陶瓷材料,是一种以共价键相连的物质,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乙是制备这种材料的起始原料,也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制备时采取碳热还原氮化法,即把乙与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流动N2气氛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得到甲和可燃性气体丙,二者原子个数之比均为1:1。8.2g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无色溶液丁,并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戊。

(1)乙的化学式为         ,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甲的晶体类型为       ,写出碳热还原氮化法制甲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制备甲的过程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            

(4)气体戊的结构式为         ,写出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溶液丁中溶质的实验方法为                      

答案

(1)Al2O3    耐高温材料(其他合理均可)                    

(2) 原子晶体   Al2O3 + 3C +N2 =2AlN + 3CO 

(3)  Al2O3  C   Al4C3

(4)     AlN + NaOH +H2O=NaAlO2 + NH3 取少量溶液丁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说明为NaAlO2

题目分析;据题意可知甲物质为二氧化硅,乙物质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氧化硅与碳在氮气条件下,高温加热,可生成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所以Al2O3 + 3C +N2 =2AlN + 3CO 。而AlN + NaOH +H2O=NaAlO2 + NH3,检验NaAlO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丁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若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说明为NaAlO2。主要是利用偏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转化为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又溶于强酸的这个性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维护艺术的尊严

叶廷芳  

我在吴冠中先生身上看到多重的组合:他原是一个农村的土娃娃,后来却成了大巴黎的洋学子;他初恋于文学,却终恋于美术(也可以说,美术是他的“原配”,而文学是他的“情人”);他看家的本事是油画,但水墨的功底也过硬。这种种因素的融合,最后成就了他成为杰出的画家、出色的作家和别具慧眼的美学家。这几个“家”的相互辉映,成了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既是现代的,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我说过:艺术的魅力在于“味儿”。吴先生不仅用手、用心在画,而且用脑子在画,这赋予吴先生的绘画以最宝贵的品格。

吴先生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融入的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不同理念和精神,而不是在形式和风格的符号上或技法上做文章。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我个人一直把吴冠中先生认作是当代的石涛。他赞赏的石涛名言“无法而法为至法”、“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须眉”,乃至理名言。吴先生说:“只局限本民族这一个老爷爷的知识圈中创新,创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高见!固守传统,只会窒息传统。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只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才能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

有的人总热衷于扮演民族传统的守护神,好像只有这样才爱国,但若依了他们的主张,必定是误国,这也是吴先生在文章中指出过的。近一两年来建筑界有几位朋友纷纷写文章,题目分别为《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些学者对自己的本行确实钻得很深,也爱得很诚,可惜他们的大脑已被固有的审美信息饱和了,形成了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从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思维显然不属于创新思维,倒可以说是一种民族自恋情结的宣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世界艺术史均已证明,“反传统”才是艺术发展的推进器。看一下西班牙的几位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达利、高迪等人的经验就明白了,反传统的人并不是不要传统,只是不重复传统而已,因为重复乃是匠人的习性,而创造才是艺术家的本色。吴先生之所以有今天,就在于他具备着这样的本色。也正因为如此,吴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积弊:90%都是“匠人之作”!真是振聋发聩啊!

吴先生是一个执著的艺术精神的守护者和拓荒者。为了维护艺术的尊严,为了验证现代艺术的价值,他通过自己丰富艺术实践的体验,通过他独具见地的美学卓见,通过他那支生动、犀利的笔,表现了抗衡各种阻力、扫除一切陈腐观念的勇气。在他身上集中了我所企盼的一种精神人格,即: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他在艺术上和人格上都是我的楷模。

——2007年09月21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艺术的尊严”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就是打破艺术的国界,站上时代的最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去创造艺术。

B.就是以爱国为根本出发点,深入钻研并真诚热爱本行业,坚决地守护民族传统艺术。

C.就是把反传统作为艺术发展的推进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努力体现出艺术的本色。

D.就是勇于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小题2:下列与吴先生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不相一致的一项是                     

A.吴先生的绘画中最宝贵的品格是用手、用心、用脑子在画。

B.吴先生认为“匠人之作”的要害,是重视传统但重复传统。

C.吴先生《长江三峡》等作品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

D.吴先生能坚持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犀利的笔触来维护艺术的尊严。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冠中先生在油画、水墨画等方面的出色功底,使他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

B.吴冠中先生不仅对前人的艺术理论备加赞赏,而且具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C.建筑界几位朋友写文章之所以会错误,是因为大脑中有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

D.吴先生以虎的雄姿维护艺术尊严,以鹰的视野中西融合,以牛的精神坚持拓荒。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