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
A |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 将银丝放入2mL10%硫酸铜溶液中 |
B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和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C |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 将植物嫩叶浸泡10mL蒸馏水中 |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
D | 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 | 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
A.A
B.B
C.C
D.D
答案
A、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会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将银丝放入2mL10%硫酸铜溶液中,没有现象,即银与硫酸铜不反应,说明银排在了铜的后面,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铁大于铜,铜大于银,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太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和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了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反应的速度,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所以通过C实验的设计能模拟出酸雨的危害,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铁钉生锈了,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铁钉没有生锈,通过这组实验只能证明铁生锈的条件必须有水,不能证明必须有氧气,应该补充实验:将铁钉放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上边用植物油封上,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