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计算分析题:

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13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2013年度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购人4年期国债,实际支付价款为1056.04万元,债券面值1000万元,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6%,实际年利率4%。甲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企业于2012年12月20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原价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其他的与会计规定相同。

(3)年末计提产品质量保修费6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扣除。

(4)6月30日购入一栋办公楼,并于当日将该办公楼出租给甲公司,租赁期为5年。A公司支付购买价款1000万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2013年末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对该办公楼按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0。

(5)A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逐项计算2013年末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并判断是否产生暂时性差异;产生暂时性差异的,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参考答案:

(1)持有至到期投资 

账面价值=1056.04+1056.04×4%-1000×6%=1038.28(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38.28万元 

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固定资产(管理用设备) 

账面价值=500-500/10=450(万元) 

计税基础=500-500×2/10=4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0-400)×25%=12.5(万元) 

(3)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修费) 

账面价值=60万元 

计税基础=60一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60-60=0 

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l5(万元) 

(4)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 

账面价值=1200万元 

计税基础=1000-1000/10×6/12=95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0-950)×25%=62.5(万元)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