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
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
B.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
C.脂酸B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
D.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
E.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经转氢生成的NADH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解题思路] 无氧酵解时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不能传递给氧;为了再生出NAD+以继续进行酵解,NADH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产生NADT。
[命题规律] 考察“糖酵解”。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酵解与有氧氧化比较。
无氧酵解 | 有 氧 氧 化 | |
最终产物 | 乳酸 | CO2、H2O |
产生能量 | 2ATP | 38ATP(或36ATP) |
反应部位 | 胞液 | 胞液+线粒体 |
关键酶 | 3个 | 7个 |
生理意义 | 迅速提供能量 | 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通过它获能 |
有氧氧化反应 | 辅 酶ATP | ||
第1阶段 |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 | -1 | |
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 | -1 | ||
2×(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 NAD+ | 2×3或2×2 | |
2×(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 2×1 | ||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 2×1 | ||
第2阶段 | 2×(丙酮酸→乙酰CoA) | NAD+ | 2×3 |
第3阶段 | 2×(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 | NAD+ | 2×3 |
2×(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NAD+ | 2×3 | |
2×(琥珀酰CoA→琥珀酸) | 2×1 | ||
2×(琥珀酸→延胡索酸) | FAD+ | 2×2 | |
2×(苹果酸→草酰乙酸) | NAD+ | 2×3 | |
净生成 | 38(36)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