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和乙同为某大学在校学生,甲至该市某银行申领信用卡,被要求需提供保证人。甲找到了乙,乙非常爽快地在保证人栏签上名。后大学毕业,有一日银行突然找到乙,告知甲持卡在毕业前恶意透支3000元后离开该市,现根本联系不上。所以银行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但是乙认为自己在签名担任保证人时并不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银行没有严格审查保证人资格,保证行为无效,自己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如当时申请信用卡时,丙(21岁,出租车司机)和丁(28岁,大学教师)共同为甲作了保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银行可以要求丙或丁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B、丙承担保证责任后只能向甲追偿

C、丙和丁可自行约定保证份额无需通知银行

D、银行必须与丙、丁分别订立保证合同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某学习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我们已经学过CO2和NaOH溶液能够反应,如何验证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实验方案设计探讨]:

(1)有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用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忙补充记录他们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①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③______.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_____.

(3)小组的李良同学认为以上三个实验现象均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4)李良同学经过思考,提出另外两个方案:

a.氢氧化钠溶液通入CO2后,用酚酞试液检验;

b.氢氧化钠溶液通入CO2后,检验有新的物质生成.

大家经讨论认为应该选择方案b,得到老师的肯定.请你解释不选方案a的原因是______.

[进行实验]:

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照(4)中的方案b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①将制得的CO2通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②往实验①的溶液中滴加______,现象是______.

[结论与应用]:

由此说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保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