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岁。高热1天,第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可见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 * * 红肿突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猩红热
C.幼儿急疹
D.麻疹
E.水痘
参考答案:B
男,5岁。高热1天,第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可见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 * * 红肿突起。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猩红热
C.幼儿急疹
D.麻疹
E.水痘
参考答案: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 * * 第一书记后,曾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他也曾对美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材料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最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公报中说:“苏联部长会议 * * 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这些会谈对于澄清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都是有益处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来解决”。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一般认为,他的美国之行未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家 | 1955年 | 1960年 | 1965年 | 1970年 | 1975年 |
美 国 | 3973 | 5035 | 6834 | 9778 | 15057 |
苏 联 | 1530 | 2280 | 3290 | 5160 | 8660 |
材料五:美国和苏联1968年、1978年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方面比较表
国 家 | 年 份 | 洲际导弹 | 潜艇 发射导弹 | 战略 轰炸机 | 核弹头 |
美 国 | 1968年 | 1054枚 | 656枚 | 545架 | 4300枚 |
1978年 | 1054枚 | 656枚 | 432架 | 11000枚 | |
苏 联 | 1968年 | 858枚 | 121枚 | 155架 | 1300枚 |
1978年 | 1400枚 | 1015枚 | 135架 | 4500枚 |
国 家 | 年 份 | 现役 武装部队 | 坦 克 | 战术飞机 | 水面舰艇 |
美 国 | 1968年 | 350万人 | 8500辆 | 5100架 | 360艘 |
1978年 | 210万人 | 10500辆 | 4500架 | 172艘 | |
苏 联 | 1968年 | 340万人 | 32400辆 | 4000架 | 320艘 |
1978年 | 440万人 | 50000辆 | 4600架 | 240艘 |
材料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提出对外战略的“新思维”,认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1985、1986、1987年,戈氏与里根三次会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出现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
结合材料回答:
(1)赫鲁晓夫时期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上有何重大变化?
(2)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五,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
(4)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客观原因何在?
(5)上述材料中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