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禾  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1)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二句写出了农村的_______景象。

(2)三、四句选取“老牛”这一意象,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丰收

(2)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意对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反分裂国家法》)……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也不怕外国干涉!”  ——温 * *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材料二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反映该国在1861年爆发了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爆发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肯政府在战争期间颁布了哪两部法令?为什么能使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相同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