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We_____ the train had we left earlier,” the wife complained to the husband.

A.wouldn’t miss

B.wouldn’t have missed

C.would miss

D.would have missed

答案

B

题目分析:考查虚拟语气和倒装。本句是一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条件句中使用过去完成时,主句使用“情态动词+have done”的形式。如果省略了if,条件句中要使用部分倒装的形式。本题中的had we left earlier是由If we had left earlier变化而来。句意:如果我们早点出发,我们就不会错过火车。故B正确。

点评:如果过去事实相反,条件句中使用过去完成时,主句使用“情态动词+have done”;

如果主句与现在事实相反,条件句中使用过去时,be动词使用were,主句中使用“情态动词+动词原形”;如果与将来事实相反,条件句中有三种:过去时;were to do ;should+动词原形,主句使用“情态动词+动词原形”;要特别注意如果省略了if,句子要使用部分倒装的形式,把助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提之主语前。

综合题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材料二 伏尔泰说:“这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代。”……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 )和赛因(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在材料一的“观点或名言”中,这些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对此,18世纪的伏尔泰提出什么主张?(4分)

(2)材料二体现的人文主义观点是什么?伏尔泰推崇孔子的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6分)

(3)据材料三,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在那些方面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