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琵琶行》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粗的词:    

寻声暗问弹者谁(          );    

②弦弦掩抑声声思(          )    

间关莺语花底滑(          );    

④银瓶破水浆进(          )

2.选出与“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字意义相同的项(    )    

A.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察赵之欢    

B.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C.空谷转响,哀啭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3.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A.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见客。    

C.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D.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答案

1.①轻声;②悲,伤;③形容鸟声婉转;④突然      

2.C

3.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龄其第五子也。幼颖悟端重,十岁丧母,哀毁如成人。稍长,补郡学弟子员。

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摄。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比闾之长,则五两①之率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及至兴国,地滨大江,俗俭啬而鲜知学。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劝绥引翼,士类兴起。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广汉张栻与九龄不相识,晚岁以书讲学,期以世道之重。吕祖谦常称之曰:“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公听并观,却立四顾,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注】①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故名。一般立在军营中或船舶上,以便随时观测风向。

小题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宗:尊崇

B.九龄不以职闲自佚佚:放纵

C.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发:发放

D.弗造于至平至粹之地,弗措也措:放弃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②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B.①俗俭啬而鲜知学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男女以班各供其职②余船以次俱进

D.①与弟九渊相为师友②若入前为寿小题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九龄性情周谨的一组是

①哀毁如成人 ②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③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④益严规矩   ⑤整襟正卧而卒   ⑥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小题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但在秦桧把持朝政时,没有人讲程氏之学,学员都不遵循礼法,陆九龄就干脆回家,一边跟着父亲兄长努力讲学,一边求名师读百家,昼夜发奋博览群书。

B.陆九龄在乾道五年考中了进士,本来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但因为亲近黄老道家学说,就改任兴国军教授。只是还没上任,赶上湖南的茶寇剽庐陵,人心惶惶。

C.陆九龄不仅在追求博学和习武练兵上用心,在治家方面也井然有序,他以礼传教对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他去世后,皇帝赠奉赐谥,学者文人也给予了他很高评价。

D.陆九龄对于向他求教的人其授课方法是灵活的,如果人家需要他讲,他就从容地陈述讲解;如果人家并不说出自己的困惑,那他也不急于先为人师,而是尽量让对方自己体悟。小题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4分)

(2)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4分)

(3)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