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觉到人的存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出了兰溪山水清澈澄明的特点。在秀朗的月色辉映下,水波平,颜色清,山明丽动人,空气凉爽清新。

(2)景中有人,景中寓情。从文字表面看,全诗未出现一个“人”字,但我们处处感觉到人的存在:一个“看”字,分明道出景中之人,“凉月”之“凉”实则是写人对景物特征的感受;月下的山水之美,雨后的凉爽清新,这些景物描写中都透露着欣赏者的喜爱之情。标题“棹歌”即船歌,我们不难想象泛舟兰溪,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浅滩的情景,以及从心底漾出的欢乐之情。(意对即可)

材料分析题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材料三:

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气候与______________气候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

(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值逐渐降低,而_____________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中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_______能源转化而来。

(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________(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