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2)在写法上结尾两句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尾联的大意。
答:
(1)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2)前六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了,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1)第一题考查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表达作者诗情。
解答提示:
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①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②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③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
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景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①一句简炼的话。②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生机勃勃等。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特点就是萧瑟凄清。因此,意境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境”和谐的统一。
表达作者诗情。即根据这首诗情景氛围的特点,谈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诗确定作者诗情的倾向。
(2)第二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前六句是描写,后两句是抒情。用散文的语言描绘要注意揣摩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注意景物特点(意象)和情感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