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月

韩 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答: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

答:                                                                                                                                                                                                                                                                                                                                 

答案

(1)诗的前两句从两方面选择具有特色的事物对三月进行了描写。第一句从景物的角度写,辛夷刚凋谢,桃花又接着开放了,写出了三月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第二句从节日的角度写,踏青的快乐还在心头,寒食节又来了,寒食节之后紧接着又是清明节,节日一个接一个。所以说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诗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诗人采用比喻和铺垫的手法来表现诗的主旨。诗人将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写到极致,为第四句感叹美好的少年时光一去不回作铺垫,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第一题考查的是描写的角度。辛夷花,小桃是自然景物,踏青是人物活动,寒食节是古代的节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踏青郊游。“四时最好是三月”是此诗的转折句,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所以前两句是在描写三月

第二题考查的卒章显志和艺术手法。诗歌的主旨句往往是最后一句表现情感的诗句。关于艺术手法的答题步骤是:1、点明艺术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3、此种手法的作用效果。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