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6分)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具体身世末详。②高适(700—765),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③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⑴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有何作用?(3分)
⑵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后两句诗:(3分)
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的荒寒壮阔的景色;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答少于三点扣1分;荒寒壮阔,1分;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1分)
⑵而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落寂悲苦,表现出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1分)劝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有这样好的朋友的而感到自慰。(2分,后一句不答亦可)能讲出道理亦可给分。
(1)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①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②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③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诗歌中景物的作用:点明诗歌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营造氛围,提供背景或环境;烘托形象;奠定感情基调等。此诗先是描摹送别时的景物,后两句是抒情,所以应是奠定感情基调,铺垫作用。
(2)先对诗歌进行分析,说明表现了什么情感;然后和一般的送别诗比较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