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注]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

(1)“冷露滴梦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2)“(孟)郊寒”是对孟郊诗歌特征的评价。请从内容上概括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寒”的特征的?(4分)

答案

(1)①比喻,冷露如泪,滴破残梦,用以表现诗人抑郁忍悲之情;②虚实相生,实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虚写诗人梦想的破灭,人格的消损;③情景交融,用秋天霜露的阴冷环境表现作者心情的伤痛和晚境的凄凉。(2)①“秋月”“冷露”“峭风”“枯桐”等意象构筑的意境(自然环境)的凄寒。②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愁苦。③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1)答题步骤: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运用的此种手法;最后注明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使用的效果。

(2)“寒”是诗人的诗风。孟郊的诗多俊寒,即使是登科后,我们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中也能略微体会到诗人心底隐存的寒意。此题应结合孟郊一贯的写作风格和此诗的写作背景来说。

包括景物的凄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表现的人物的凄苦和“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表现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