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一:表: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产 业 | 产值增速 | 利润增速 | 能耗增速 | |
传统产业(部分) | 金属加工 | 30.2% | l9.2% | 18.0% |
钢铁 | 29.2% | 13.7% | 27.5% | |
机械 | 39.9% | 11.5% | 17.5% | |
文化产业(如出版、电影、动漫) | 79.5% | 49.0% | 1.1% |
(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8分)
材料二: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 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 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启示。(6分)
材料三: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 * * 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 * * 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民革中央 * * 周铁农曾说,现在国际上强调“软实力”,其实我们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
(3)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政党制度也正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6分)
(1)①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产值增速比较快,利润增速比较快、能耗增速比较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潜力巨大。(2分)
②生产决定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2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思想保证。(2分)
(2)答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2分)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颏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世界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法,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2分)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软实力”,强调了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我国的政党制度坚持 * * 党的领导,即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又促进了政党和谐,保证了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
在中 * * 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与推动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题目分析:(1)题目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二是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表格的题目直接对数字进行分析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答案。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一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题目已经给出了知识点的限制——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化多样性最常用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常用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要把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
(3)题目明确给出了政治生活的主体——政党,跟政党有关的知识点就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这里边还包含了一个知识点,就是政协。找到知识点,按政治生活题答题套路回答即可。
点评:做政治的主观题,非常重要的是确定知识点,可以说,只要知识点定准了,这个题目是一定能得高分的,如果知识点定偏了,这个题目就得不到什么分数了,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要求,看主体是谁,知识点限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