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注:大林寺与西林寺、东林寺并列为庐山“三大名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景观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小题2:诗中大林寺所在的庐山按成因属于(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题目分析:

小题1:读材料分析,诗句中的人间指的是平原地区,山寺代表的是高山上,反映出的是海拔高度不同,气候不一样。所以对应 的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C对。诗句中没有显示纬度 的变化,A错。也没有沿海向内陆的经济变化,B错。山地垂直变化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D错。

小题2:庐山的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断层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地质学的角度说,人们称之为“断层山”或“断块山”。C对。A、B、D错。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10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 (          )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3)而处尤剧 (           )        (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蛟或浮或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为乡里所患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之不立甚矣,汝之不惠  

D.而年已蹉跎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  

                                                                        

小题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