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潜水位的季节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小题2:当该地区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B.江淮地区进入伏旱

C.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

D.温带气旋频繁影响欧洲南部地区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题目分析:

小题1:读图,年内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取决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多少。降水多,潜水位高,距地面近,土层浓度小。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夏季的潜水位土层深度小。云贵高原雨季长,夏季5-9月的潜水位高,不会出现7、8月份潜水位土层深度太深的情况,A错。松嫩平原、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此时水位应是最浅,不会是最深时,B、D错。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是梅雨天气,降水多,所以水位高,土层深度小。7、8月份是伏旱天气,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潜水水位深,土层深度大,C对。

小题2:读图,当该地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时间是7月份,此时,我国是夏季,黄河河套地区不会结冰,不会有凌汛现象,A错。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季节,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水位最低,B对。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收割是在8月份,C错。7月份欧洲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没有温带气旋频繁影响,D错。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

材料一: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l9%,美国l2%,德国l3%,法国9%。从1870年至l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世界贸易指数和世界贸易总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家踏上了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