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已知2KClO3

MnO2
.
2KCl+3O2↑,CuO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甲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试验:

I.将xgKClO3与1.0gMnO2均匀混合加热      II.将3.0gKClO3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①I中x的值为______;②II中的CuO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I50.0g1%0.1g9mL
II50.0g2%0.1g16mL
III50.0g4%0.1g31mL
【数据处理及结论】

①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双氧水分解得快.

③丙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经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自动加液过滤装置:在普通过滤装置的漏斗上安装一个自动加液装置(图3).使用时,滤液不会溢出,过滤又较快,整个过程无须人照顾.自动加液装置中A管为“液体流出管”,B管为“空气导入管”. A管上口高出B管口约1cm.试回答问题: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

(1)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因此X是3.0;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答案为:①3.0     ②CuO+2HCl=CuCl2+H2O 

(2)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C,因为氧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必须从短管进入,才能把水排出来;由表格信息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快;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①C;②双氧水浓度越大; ③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故答案为:bcda   

(4)A管上口高出B管上口的理由是:当漏斗内液体过少时,B管中进入空气,液体从A管流出,当液体浸没B管时,就停止加液体,便于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与B管上口平齐都不能实现“自动过滤”的目的;故答案为:便于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若A管上口低于B管上口或与B管上口平齐都不能实现“自动过滤”的目的(合理答案即得分)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