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数字十年看变化(2002-2012年)
材料一: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增加了3.1倍,工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截止2011年底工业产值达188,572亿元,在世界55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
(1)运用我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原因。(9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1)(9分)
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对外开放可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10分)
①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②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评分说明:第②点若回答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也可得2分;第③点若回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也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该问总分不超过10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知识点,第(1)问:考查我国能够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原因,考生可以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等角度分析其原因。第(2)问:经济生活,措施类的试题,考生可以从科学发展观、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角度作答。
点评:第一问是原因类的试题,题干已经给了相应的知识点,考生必须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作答,即我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角度。第二问措施类的试题,本问是高考最重要的考点之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