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 *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6分)
材料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这充分体现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6分)
(1)①整体和部分辨证统一,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分,用联系的观点只给1分)
②矛盾即对立统一(或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全面的观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2分,此要点可用联系的观点代替)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去迎接挑战。(2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理顺了各种关系,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3)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发展文化对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发展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
⑤文化塑造人生。发展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6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