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 *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6分)

材料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改革,理顺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各种人事关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这充分体现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6分)

答案

(1)①整体和部分辨证统一,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分,用联系的观点只给1分)

②矛盾即对立统一(或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全面的观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2分,此要点可用联系的观点代替)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去迎接挑战。(2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党和国家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理顺了各种关系,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3)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发展文化对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发展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

⑤文化塑造人生。发展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6分,总分不得超过6分)

不定项选择

孙某(男,25岁)一贯逞强好胜,特别喜爱炫耀。某日晚上,与一帮小痞子喝酒。酒过   三巡,有一人王某嘲笑他光爱吹牛,只是嘴上好占便宜,到现在为止还是个童男子!孙某仗着酒力,大声说道:"谁说我是童男子!我今天就做给你们看看!"酒后,孙某便直奔某护士学校而去,孙某窜入校园后,将该校A楼二层学生宿舍门撬开,见床上睡着一个人 (吴某,男,16岁,该校学生),误认为是女学生,待孙某将吴某衣服脱尽欲行强 * * 时,才发现吴某为男性,便将被子盖住吴某转身离去。孙某走到大街上,觉得很扫兴,心想如果不干成,有脸面见兄弟们此时恰好见前面一单身女孩骑车走过,孙某赶紧追了过去,谎称问路,将女孩骗到一僻静的小树林,欲行强 * * 。女孩苦苦哀求,孙某见状想起自己上中学的妹妹,便打消了强 * * 的念头,转身离去。如果事后表明孙某当晚行为确系醉酒所为,且孙某第二天就向派出所投案自首,则对其行为( )。

A.孙某是由于醉酒乱性才起 * * 淫他人之意,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B.孙某醉酒后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孙某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

C.根据刊、某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孙某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

D.刊、某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