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个学生参加军训,进行打靶训练,必须射击10次.在第6、第7、第8、第9次射击中,分别得了9.0环、8.4环、8.1环、9.3环.他的前9次射击所得的平均环数高于前5次射击所得的平均数.如果他要使10次射击的平均环数超过8.8环,那么他在第10次射击中至少要得多少环?(每次射击所得环数都精确到0.1环)

答案

由题设知,前5次射击的平均环数小于

9.0+8.4+8.1+9.3
4
=8.7

∴前9次的总环数至多为8.7×9-0.1=78.2

∴第10次射击至少得8.8×10+0.1-78.2=9.9(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雷雨》片断,完成小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小题1:划线句“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有言外之意,下列分析正确一项是(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小题2: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小题3:下列课文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思想”讳饰的手法,表达了尊重之情同时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爽朗的秋天” 比喻黑人获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时代, “酷暑”比喻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的斗争精神和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

C.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借代修辞,含蓄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

D.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贫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两句话它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地位(“角落里”)低下,物质生活贫困(“贫困孤岛上)”和精神生活贫乏(“萎缩”)。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