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等方法制取氧气.根据如图所给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作用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指出发生装置中的不足之处______.

(3)用装置B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和______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a是分液漏斗,在装置中的作用是:控制液滴的速度,从而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控制液滴的速度,从而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A图中没有;

故答案为:A、C或D;2KMnO4

  △  
.
 
K2MnO4+MnO2+O2↑;A中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适合用B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同时生成硫酸锌或氯化锌,反应的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

问答题

九年级开展“直面地震”的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链接】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级地震。地震导致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爆炸,造成核辐射

  大量泄漏,引发了日本民众的恐慌。

(1)下面是国际核电离辐射标志图。请你写出此图标的两点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概括出可供我国防震救灾借鉴的三条经验。

【材料一】

  日本为了防震救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建筑基准法》。

【材料二】

  日本各地,如只有10万人口的千叶镰谷市就建造了5座40吨的耐震储水池和水井,配置了发电机,还设置了3个防灾仓库,北部小学的仓库长期储存防灾食品64580份、饮用水4500份、帐篷12顶、担架60副、药品48箱、毛毯2440床等等。宫城县政府在1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设置了25个避难所和11个临时救护所。很多家庭、学校都备有“地震应急包”(内有干粮、水、保温雨衣、防灾兜帽、多功能应急手电、高频哨、蜡烛、火柴、药品等生活及自救必需品)。

【材料三】

  在道德课、综合学习课、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灾注意事项、灾害发生时应采取什么行动,以提高学生防灾的实际技能。日本各校还分别针对地震发生在课上、课间、放学回家途中等不同情形进行各种实战训练,还请防灾教育专家或当地消防员来校指导,总结每次训练的经验和不足,以便下次演练时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这次“直面地震”主题班会活动拟一条主题口号或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