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岩溶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岩溶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某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岩溶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坐标图:

探究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补画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

             度的关系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蚀作用是水中含有酸,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溶解性侵蚀,其溶蚀的速度与水的酸性强度、水

     量的大小、作用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降水量大的地区,水量相对较大,其溶蚀作用就相对较强,

     作用的时间也较长;气温高,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多,水的酸性强,溶蚀作用相对也较强。

2、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程度与地下水量及地下水的酸性强度有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

     用,其原因是植被会减缓地面降水的汇集速度,使较多的地面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在植被覆

     盖率高的地区,大气降水下渗量大,地下水相对丰富。植物的根系也会向外释放一些酸性物质,使地

     下水的酸性增强,有利于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坡度越大,地表水流动速度越快,地下水相对减少,

     越不利于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性。

3、岩溶地貌的发育须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岩石具有可溶性、岩石具有透水性、水具有溶蚀力、水具有

     流动性。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岩石条件,但是水体方面的条件较南方差:降水较少、年平均气温

     低、生物量少导致水中无机酸和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所以流水的侵蚀与溶蚀作用都比南方弱,不利

     于岩溶地貌的发育。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