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①月明孤影过,长门②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③米岸莓苔。
【注】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gū):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1)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胡骑”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它们四散飘飞,哀鸣阵阵,流离失所,寄身江南。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早雁在文中象征什么?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3分)
答案
(1)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由于胡奇占据边疆,百姓流散漂泊、无家可归,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竟然求仙祈求不老,歌舞升平。这样写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安抚边疆百姓的意味。
(2)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