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由图中资料,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3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8分)

答案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于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3)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1)野象的生活需要较为湿热的气候,而商周时期其在中国的分布可到达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当地的气候应比较暖湿。(2)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需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答题时应凸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特征。

问答题

在施工公开招标中,有A、B、C、D、E、F、G、H等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但建设单位以A施工单位是外地企业为由不同意其参加投标。
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建设单位代表1人、政府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3人。
评标时发现,B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单位报价且未能合理说明理由;D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大写金额小于小写金额;F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提供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H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某分项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其他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建设单位最终确定G施工单位中标,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该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
工程按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后,由于雷电引发了一场火灾。火灾结束后48小时内,G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通报了火灾损失情况: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总价值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彻底报废;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所需医疗费及补偿费预计15万元,租赁的施工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一辆价值25万元的汽车被烧毁。另外,大火扑灭后G施工单位停工5天,造成其他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万元以及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万元,并预计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万元。损失情况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属实。
[问题]1.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中,建设单位认为A施工单位没有资格参加投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作法。
3.判别B、D、F、H四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说明理由。
4.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这场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指出建设单位和G施工单位应各自承担哪些损失或费用(不考虑保险因素)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