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大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材料二 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也不可超之过急。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10分)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10分)

答案

(1)①生产决定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及其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消费有利于提高人的科技和文化素养,有利于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文化强国是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出现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等现状而提出的战略。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所以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我们要遵循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二中观点认识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肯定了道德典范的行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题目分析:(1)解读设问,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很明确,即生产与消费、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结合文化产业组织语言即可。其中本题的难度在于解读设问中“转方式”,即要实现三个转变,通过消费,提出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通过发展文化,提高人的素养,提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找准知识切入点是本题的关键。(2)本题的设问有一定的难度,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这种形式很少出现,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定位上的偏差,仅仅理解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其实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就是辩证唯物论,即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定准知识点后,表述准确原理方法论,结合建设文化强国组织语言即可。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