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勤 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5分)
答案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昔伤今之情,对当年之盛的缅怀,对今日之衰的伤感,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惨淡失意的心情。
(2)①融情于景。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后两句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字字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②衬托。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另外,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今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酌凄凉衰败的景象。③对比。从诗的整体看,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今日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今日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今日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