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

(2)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问君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9)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0)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1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列举了九个景物意象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乡愁。

答案

(1)己所不欲

(2)温故而知新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绿树村边合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烈士暮年

(7)曲径通幽处

(8)巴山夜雨涨秋池

(9)赚得行人空喜欢

(10)烟笼寒水月笼沙

(11)似曾相识燕归来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单项选择题

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位奇人。他以经济学的工具分析政治现象,一手开创了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大大地扩充了经济学的视野。他的为人处世也很特立独行,在报纸杂志上以老妪能解的笔调撰文载道,花很多时间和同事进行切磋琢磨。这和一般成名的经济学家离世索居,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大不相同。
布坎南曾在夏威夷大学做过一系列的专题演讲,其中有一次,他用一个亲身经验来阐释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布坎南喜欢看美式足球,对每年一月的季后赛更是不能错过。可是,虽然每场比赛正式的时间只有六十分钟,一旦加上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教练叫停等等,一场下来总要耗掉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他觉得在电视机前花这么长的时间很浪费,有点罪恶感。可是球赛实在好看,弃之不忍。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有点阿Q的做法:他把后院里拾来的两大桶核桃搬到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大概也顺便吃几个)。看完一场比赛,他也弄完一小堆的核桃仁。
事实上,布坎南一边看、一边敲、一边还问自己:为什么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让他有罪恶感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工作而排斥休闲只要不干扰别人,游手好闲有什么不好诺贝尔奖得主毕竟不同凡响。经过一番“推敲”、“咀嚼”,布坎南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的人也好。我种菜,你养猪,然后我们经由交易,可以互蒙其利而皆大欢喜。这样要比你我自己既要养猪、又要种菜来得好。专业化的生产对自己、对别人、对大家,都好。相反地,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易价值”。因此,布坎南觉得西方社会对“生产”、“工作”赋予了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有人在溪边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布坎南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有为者亦若是,下次我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也不要再嘀咕抱怨,我可要好好地动动我的脑筋才是!
(节选自熊秉元《寻找心中的那把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以下各项,不符合文章最后一段提及的“有为者”的行为是______。

A.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

B.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

C.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只嘀咕抱怨

D.苹果落地引发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