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又呈吴郎 杜 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①扑:打。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②宁:怎么。此:指打枣的事。缘:因为。转:反而。③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④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先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再说寡妇对吴郎在堂前围起篱笆产生了误解,但骨子里却是批判他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1)这首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可从尾联中的“征求”和“戎马”两个词中悟出,而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精神,只要品读一番,便能体会得到。

(2)这首律诗措辞非常委婉是解答时必须考虑到的,抓住中间两联,仔细体会,小心求证,自可得胜回朝。

多选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