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开春,曾经熙熙攘攘的“民工潮”演变成“民工荒”。仅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缺口的保守估计就达200万人,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陷入困窘。不仅沿海地区劳动力缺乏,就连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内陆省份由于目前正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也闹出了“民工荒”。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民工约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另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部分农民不愿外出打工。“民工荒”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一些用工单位和政府敲响了警钟。

(1)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8分)

(2)对于材料提到的“用工荒”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0分)

答案

(1)①农民工主体转向新生代,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导致今年“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②但还应看到今年的“用工荒”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经济企稳回升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增、产业调整滞后致使区域竞争加剧;(2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有所转变,他们的劳动报酬、劳动待遇等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也影响了农民工的选择;(2分)国家出台的产业承接转移、惠农政策,也是影响农民工流向的重要原因。(2分)

(2)①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护员工合法权益,适当提高员工各种待遇,优化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农民工就业;②企业要通过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技术改造,科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应对民工荒的能力;③政府要完善促进就业机制,健全就业市场、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平台,疏通民工流动渠道,促进民工有序有效流动;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完善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⑤要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就业。

题目分析:(1)该题是辨析题,题目中的观点认为用工荒的出现是由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观点具有片面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只是用工荒出现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用工荒的出现。故需要学生分析其他导致用工荒出现的原因,从经济形势好转用工量大增、区域竞争加剧、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转变、国家出台的政策等方面回答。(2)要针对材料中对用工荒出现的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解决用工荒,需要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采取恰当的措施缓解用工荒,对学生灵活的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要求。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