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为止,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调整光源、凸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样做目的______.
( 3 )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4)如果实验中蜡烛燃烧后变短了,为了在光屏上看到完整地像,光屏应该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5)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6)实验中如果蒙住透镜的上半部分,______(能/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暗一些.
(7)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光,用一个焦距略大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527/20170527063510690.png)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首先要找到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便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由(1)知,f=10cm,所以2f=20cm.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所以此时物距u=30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若将光源远离凸透镜,则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得,像距要减小.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即向左移动.
(4)原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移了到主光轴的下方,所成的像将移到主光轴的上方,光屏应移到像的位置.
(5)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此时物距u=7cm<f.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7)蜡烛固定不动,换用一个焦距略大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减小,则要增大像距,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光屏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cm;
(2)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心;
(3)缩小;照相机;左;
(4)上;
(5)虚像;
(6)能;
(7)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