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得到宋神宗支持,开始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此诗即写于他退居洛阳之时。

(1)、本诗写景有远景近景,有实景虚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

(2)、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南山,葵花。(1分)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1分)表现出诗人怡然陶醉之情。(1分)(2)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1分)联系背景可知诗歌后两句(1分)抒发了诗人的情志: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附和王安石,(1分)我的一片忠贞爱君之心犹如那株向日葵。(1分)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