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出现过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革命或改革中曲折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今中外的革命或改革运动简表

人 物主要事迹意义或影响
商鞅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孝德天皇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孝文帝采取汉化改革措施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邓 * *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⑤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答案

①商鞅变法 ②大化改新 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④华盛顿 ⑤邓 * * 理论(5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革命或改革,人物、主要事迹、影响,根据其中两项判断第三项。①根据人物商鞅和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判断,①空格应该填商鞅变法;②的影响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人物为孝德天皇,判断为大化改新;③孝文帝采取汉化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④领导美国取得独立,制定1787年宪法,实现国家独立的领导人是华盛顿;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 * * 理论。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出搜刮。苏州大涝,蚕桑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给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摘自《历史?学思之窗》

材料二 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是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手工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8分)

(2)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2分)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