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S分)
诉 衷 情①
魏承班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②悄画堂。筠簟③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皓月泻寒光,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注]①这首词的主题是写相思之苦。②蛩声:蟋蟀声。③筠簟:竹席子。
(1)词的上阕,作者如何创设了一种寂寞凄凉的气氛?(3分)
(2)词的下阕,重在抒情。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不堪独自步池塘、不敢面对鸳鸯?(2分)
(3)“蛩声悄画堂”一句,与“蝉噪林逾静,鸟呜山更幽”有异曲同下之妙。请简要说说其表现手法。(3分)
答案
(1)词的第一句,把人带到了一个漫长而又难以排遣的秋夜;第二句以动写静,凸显环境的寂寥;紧接 着,又把竹席、纱窗、红烛组合在一起,用静物来进一步深化寂寞清冷的意境。同时又用“冷”、“凉”、“泪”三个词,突出了人的感受。
(2)抒情主人公之所以不敢独自步池塘、不敢面对鸳鸯,是情侣不在身旁,独自一人,坐卧不宁,痛苦不堪,知心的话无人倾听,满怀愁绪无法宣泄。
(3)用蟋蟀的鸣叫衬托画堂的宁静,从而使画堂更显得宁静。它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样,体现了中国诗歌“以动写静(或以动衬静)”的艺术特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