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1)本诗为登临之作,但开头两句未写登山,却先写溪上闻钟,这样写有何作用?

(2)末句写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此处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历来为人称道,试比较两字有何区别?用“画”字好在何处?

答案

((1)开头两句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 遥听钟声恋翠微”)。虽然这不是诗的主笔(望山),但它暗涉登眺,为下面两句作伏笔。(2)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或“画”字,写出了云彩的灵动和山峰的美妙,更传达了诗人登高远眺,难得望见无限风光的惊奇和喜悦之情)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