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像的倒正
13015缩小倒立
22020等大倒立
31435放大倒立
410/不成像/
58/放大正立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A.______;

B.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应该是从______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的同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都是选填“光屏”或“蜡烛”).

答案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首先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当物体成实像时,发现随着物距的减小,像在逐渐的变大,像的距离也在逐渐变大.可得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在1、2、3次实验中所成的像都是实像,并且都是倒立的.由此可得:实像都是倒立的.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

(2)①A、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B、实像都是倒立的.

②光屏;蜡烛.

论述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GDP和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

材料二 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材料三 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经过多年努力,20l2年我国城镇化率迭到52.27%,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等现象。有鉴于此,2013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