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小题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小题3: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小题2:塞北和江南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差异,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条件在高低纬度的分布不均为基础而形成的。
小题3:我国南方地区地貌上是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气候上高温多雨,发育了红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这是南方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古诗来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可分析作答。
【知识小结】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因素。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因素 .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水热为主导因素。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